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于孝。2019年9月6日,婁底湘中領航鐵路衛生職業學校特邀湖南人文科技學院漢語言文學學院李夫澤教授來校進行“百善孝為先”的主題講座,出席講座會的有學校曾益漢校長、朱紅專副校長、劉同勝副校長及全體師生。
李夫澤教授,深耕教育事業近四十年,是我省知名的文學教授,著名的社科專家。1997年至1998年李教授在北京大學做訪問學者,師從錢理群先生,現任湖湘民俗文化研究院副院長,湖南人文科技學院文學院院長、教授、碩士生導師,婁底市252人才工程第一層人選,婁底市首屆優秀社科專家。
李夫澤教授的報告會主題是“百善孝為先”,主要從三個層面進行了闡述:第一層——我們為什么要孝順。李教授說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孝道是自然法則,行孝是我們每個人必須遵循的道德。第二層——我們如何行孝。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凡是一個人的身體,哪怕一根發絲,一點皮膚,都是父母賜予我們的。既然身體發膚都承受于父母,就應當體念父母對兒女的一片愛心,保全自己的身體,不敢稍有毀傷,這是遵從孝道的開始。第三層:好好學習,用優異的學習成績來回報父母。
李教授在報告中講到這樣的一個故事,相傳漢代韓伯俞因過受母笞打時,感到母親年老力衰,笞打無力,因而哭泣,這個故事讓學生們感受頗深,也讓我們的學生進行了深刻的自省,父母在慢慢的老去,而我們對于父母的愛還是熟視無睹,有時甚至還在父母的面前任意妄為,作為子女的我們應該努力學習回報父母對我們的付出。
李夫澤教授在報告中給同學們觀看這樣一個視頻:有一位年邁的父親得了老年癡呆,有一次兒子帶父親出去吃飯時,父親緩緩地抬起他黝黑的手,在他布滿了皺紋的臉上,他的一雙小眼睛一直盯著餃子,他靜靜地用他的手顫抖著包住一整個餃子,輕輕地把它放入口袋。兒子迅速并且敏捷地抓住他的手,急得大聲叫:"爸!你干啥!"父親見這情景,竟有些害怕,他驚慌失措地要掙脫兒子的手,但是他那布滿皺紋的手卻緊緊的抓住這小小的餃子,兒子一直忘不掉他這顫巍巍的聲音:"我兒子…兒子他愛吃這個……"雖然他忘了你是誰,但是卻從來沒有忘記過愛你。這個視頻看完,同學們感動萬分,淚流滿面。

李夫澤教授精彩動情的講學,讓同學們深刻意識到擁有感恩的心,做感恩的事,成為感恩的人,感恩父母養育之情從現在做起,從一件件小事做起!從我們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我們的生命就傾注了父母無盡的愛與祝福,為我們撐起了一片愛的天空,或許,父母不能給我們奢華的生活,但是,他們給子了一個人一生中不可替代的——生命!感恩父母,哪怕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只要能讓他們感到欣慰,這就足夠了!